2013-05-12

太平洋上的珍珠


頭也不回地逃離了首都Apia,經過三小時熱氣蒸騰的公車之旅,
終於到達了位於主島Upolu東南方的Lanomalu海灘。


朋友們聽到了我要一個人去薩摩亞時,都搖搖頭說我瘋了,怎麼會想一個人去小島?
但是在觀光淡季造訪這座林木蒼翠的島嶼,獨享蔚藍的海灘,不能不說是個理想的選擇。直到現在,我都還可感覺到那專屬於熱帶的慵懶節奏,呼吸到海風的濕黏氣味。


奇怪的是,即使薩摩亞離斐濟並不遠;島上多為玻里尼西亞人,也和法屬玻里尼西亞有相似的原生文化背景。可就是並沒有發展出些高貴也確實很貴的奢華渡假村;整座島上只有一家還算有規模的渡假飯店。而大部分旅客的住宿需求,就由零星散布於海灘邊的傳統民宿來滿足。

我們管這些傳統民宿叫fale,通常由木頭和茅草組成,看起來像個六角形的涼亭。地板架高,除了避免濕氣,也解決了漲潮後海水淹過地板的可能。家無四壁,只有幾片草蓆,隨你喜好拉起或放下。地板上除了涼蓆、就是一張床墊和枕頭被單。除去即使把蚊帳放下,還是不敵兇惡的蚊子這點;走出fale幾乎就要踩到海水,海潮聲伴人入眠,還有連腳都不用動、張眼就能看到日出等,是我好懷念的薩摩亞細節。



通常這樣的民宿都擁有好幾間fale,以及作為餐廳的主建築,再依fale的多寡設置幾間廁所。不過不管你住在哪一間民宿,都共享同一片美麗海灘跟地平線,我在早餐前晚餐後,常常就沿著海灘散步,好幾次因為海水太溫暖,沒意識到海水已漫過腳踝。


住宿選擇不但經濟,還免費提供您早餐晚餐或是三餐全包。
曾經住過比較講究的fale,提供的餐點也有些兒裝模作樣;大家坐一長桌,由侍者上一道道的菜;菜色有牛排、咖哩、炸春捲和義大利麵,口味當然不差,不過我在這樣隨性的海島上正襟危坐、彷彿不能失了禮儀地吃些精製過的食物,總還是有那麼一點不自在。所以即使隔天是民宿傳說中的龍蝦之夜,我還是逃之夭夭了(咦這樣對嗎?)。

當天立刻就搭了計程車轉公車、還有渡輪地來到位於小島Savaii東岸的Lano Beach Fale。
除了有all you can eat的椰子以外(大勝!),每天總是被照三餐地餵食,充分發揮當地作物特性的飲食習慣也很對我胃口:
早餐的主食通常是煎餅和吐司,搭配熬得黏糊糊的椰子醬(口味有點點像咖椰),還有新鮮的水果像是木瓜椰子哈密瓜,搭配蛋捲荷包蛋等。
午晚餐則是芋頭、麵包果(breadfruit),搭配男主人今天下海才捕到的魚或章魚,有時候也有薩摩亞的傳統食物,像是用芋頭葉包著coconut cream、放在蒸鍋裡好幾小時的palusami,芋頭葉蒸得爛熟早就沒有草腥味,搭配椰奶的濃稠口感更是好容易入口,或是吃起來像醬油雞肉冬粉的chap sui,民宿的妹妹說冬粉是薩摩亞的傳統麵條,可我還是好興奮的跟他說台灣也有!

麵包果長得像是三四倍大的釋迦,不過外表的紋路沒這麼明顯,從樹枝上摘除後,會從果實的蒂的部位,流出黏稠的白色汁液。通常的作法是整顆拿去蒸,蒸熟了以後再切成小塊。吃起來口感很像芋頭,不過比芋頭更緊實一點,除了澱粉的甜味沒有特別的味道。我最喜歡的做法是把麵包果拿去炸,炸起來外皮香脆,內裡綿密,像薯條一樣好吃。

除了這些民宿提供的家常菜,路邊常見的有或炸或蒸的豬肉羊肉包子、麵團搓成小球再拿去炸、帶點甜味的pancake,在紐西蘭也常見的炸魚跟薯條,還有由新鮮魚片混和檸檬汁、coconut cream和番茄小黃瓜的oka。

我在這裡三餐都吃到飽得不能再飽,游泳的時候不浮反沉,現在想想可不是一個很好的主意。


薩摩亞說大不大,但要從島的一邊到另一邊,也要四五個小時。島上有租車店不過我沒看過人騎機車在街上跑,估計只出租汽車。
背包客最通常的選擇是當地公車。公車外型漆得五顏六色,配上絕對吸睛的爆炸型字體,車子內裝則是木牆板和木頭座椅,用各色旗幟填滿了空白的地方。薩摩亞人愛混音歌曲,除了當地歌手唱的旋律,連Adele也被remix成熱帶歌姬,風情萬種地唱著rolling in the deep。

最吸引我的一點,是公車不僅僅是運輸車上乘客的交通工具,而是生活的縮影;公車從一個村莊到另一個村莊,收集了村民一簍簍丟上來的農作物(大部分是芋頭),然後到市集後再由村民的家人們一簍簍的領取、然後到市集販賣。我從來搞不清楚他們是怎麼認出自家的芋頭的,簍子都長得一樣樣,內容物也差不多(大概就是35顆、或36顆芋頭的差別)。很多時候,除了本來就夠擁擠的乘客、走道上、座椅下還都擠滿了芋頭,車子因為載重過重而爬坡得很吃力。

然後呢每台公車都有一個車掌,不過車掌擔任的不是收錢的工作;車掌總是或坐或站在門邊,到站了幫助乘客下車、或幫將要上車的阿公阿婆們擺好過大的行李。然後呢,每次一旦停在雜貨店前,車掌還能根據你需要買一兩瓶可樂、香菸、或是日用品。再從窗邊把你要的商品和找錢遞給你。有一次我坐公車已經坐了三個小時,司機先生還老是停在雜貨店前,一次買啤酒、一次買吐司、還有一次買個兩包菸,我忍不住心裡嘀咕「難道不能一次買齊嗎?!(爆炸)」

公路的路況不都是好的,常常我們就在車裡隨著車子的顛簸晃來晃去對屁股是很大的折騰,不過好險的是薩摩亞人熱愛你坐他大腿;只要座位坐滿了,就有壯壯的阿姨把小孩或我拉起來示意我們坐腿上,我剛坐還挺不自在,總是一邊對大腿使力,不想給人家造成太大的體重負擔;不過半小時後我便完全習慣了,人肉坐墊比起硬梆梆的木頭座椅不知舒服多少倍!所以常常公車上,就是一副你儂我儂的疊疊樂景象;也因為這樣,還有不少笑話可看。一次我旁邊是個中年男子,眼看著座位被坐滿,男子吞了吞口水、拍拍膝蓋上的沙子好像做足了準備地邀請我坐他腿上;還有一次我的英國朋友,在某個薩摩亞阿姨的強力慫恿下,半推半就的坐上了她的大腿(你沒看錯是男生坐女生大腿)。然後整趟車程阿姨就是時不時摸他屁股、問他覺得薩摩亞的女孩怎麼樣啊之類的問題...,我們在旁邊都忍不住笑意地看好戲。



薩摩亞最讓我懷念的,還是包圍著小島,因為清澈而總是透著漂亮藍綠色的海洋,還有水底下豐富多彩的珊瑚礁。

有一次我只是跟民宿老闆借了潛水鏡,游到離岸稍遠的距離,就看見海底滿滿的珊瑚礁,因為還在淺水地帶,珊瑚礁離我好近好近,好像我一踢水就會碰到它。我怕不小心傷害珊瑚,渾身僵硬地游也游不快,好一會才隨著水流划回岸邊。這一行簡直太驚喜了,從來都沒有游游泳就看到珊瑚礁的經驗,立馬報名了隔天的浮潛。

浮潛更精彩,我們坐了約15分鐘的船來到大洋中心下水,怎知這次看到的珊瑚品種更多元、魚種也更多,在珊瑚縫隙間穿梭。彩色的珊瑚下是黑色的火山岩,顏色的強烈對比更顯珊瑚的妍麗,偶爾的陽光特別刺眼,穿透了海面在珊瑚上撒下一道道的波光粼粼。海裡沒有砂、沒有一點雜質,我兩手伸直張開放在眼前,眼和手中間一點阻擋視線的東西都沒有,海裡的手還顯得特別透亮。我被整片寧靜的海水包圍,看著小丑魚無聲地擺動尾巴;這總是我最喜歡海的地方,海底下是另一個世界,思緒在安靜的水域裡從抽象化為實體,像一個個獨立的泡泡,所有的動作都被放大了、也放慢了,像是慢動作的默片場景,偶爾會看到魚兒特別快地扭動身體朝另個方向游去,或是神奇珊瑚在嚮導的觸碰下,快速地把顏色褪去,然後這些變化會很快地回復原來的韻律,繼續慢吞吞、不慌不忙地在海裡呼吸。

我看得目不暇給,可惜的是張大眼睛也無法把一切盡收眼底,在這廣大的珊瑚叢林裡,太多細節值得注意,我想記得所有魚群和珊瑚的顏色卻未能如意。也是在薩摩亞,在溫暖的海水裡,我再一次的領悟了旅行的意義:能這麼近距離地看著多采多姿的海底世界,誰還需要液晶電視的3D!


(Photo credit to Scott Myers)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